东莞松山湖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songshahulsh.com/ 东莞松山湖律师事务所 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表白被拒下药后又后悔 解析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表白被拒下药后又后悔,如何认定为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表白被拒下药后又后悔
今年年初,陈某在眉州东坡酒楼内,向女子杨某的饮料内投放“催情水”(经鉴定含有氯硝西泮成分),试图趁机与杨某发生性关系。根据陈某供述,两人相识后他曾经向被害人表白。被害人明确拒绝了陈某。案发当天,陈某与被害人杨某两人约好一起吃晚饭,谈话过程中,陈某将放有药物的饮料拿给被害人饮用。
被害人喝完,感觉头晕、恶心,后失去意识。第二天醒来,被害人怀疑自己被下药,立刻报警,并在医院做了相关方面的化验检查。根据陈某所言,他本打算带着被害人去事先已经开好的酒店,发现被害人的意识并没有模糊后,放弃犯罪行为。事后承担了被害人的医药费,并投案自首。
法院认为,陈某无视国法,欲通过下药方式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鉴于陈某犯罪中止,有自首情节,可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故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律师解析如何认定为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
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
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
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陈某是在犯罪过程中主动停止了犯罪,且采取了行动,其行为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因此,依据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陈某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