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songshahulsh.com/ 东莞松山湖律师事务所 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
律师随笔
律师随笔
退休返聘人员现状及与用人单位法律关系认定解析
东莞松山湖律师获悉
一、退休返聘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现状
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劳动力市场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导致退休后重返职场的人员在劳动力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众多老年人在退休之际,凭借其丰富的职业经验、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工作热情,纷纷选择重返工作岗位。这样做不仅能够让他们继续实现个人价值、提升收入水平,而且还能满足部分企业对于特定经验和技能的迫切需求。退休后被重新聘请的人员在职场中遭遇了众多独特的法律和权益挑战,这些问题亟待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认定
(一)一般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若用人单位与那些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并被招用的员工发生用工争议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处理时应视为劳务关系。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退休返聘员工已经完成了退休手续,并享有养老保险等相关待遇,因此,他们与原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已经终止。
(二)特殊情况
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的相关规定,若个人虽已达到或超出法定退休年龄,却尚未完成退休手续或未依照规定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而在继续服务于原工作单位期间遭遇事故伤害或患上职业病,则该用人单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若用人单位雇佣了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且在用工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患上职业病,而该单位已通过参保项目等方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则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退休后再次被聘请的人员,在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安排以及劳动安全保障等关键方面的权益维护重点。
(一)工资待遇
尽管劳动法明确要求工资分配需依照按劳分配原则实施同工同酬,然而,退休后被返聘的人员与雇主签订的并非劳动合同,而是在劳务合同中约定的劳务费用计算标准等条款构成了确定报酬的基础。因此,退休返聘人员的薪酬待遇与同一岗位的其他劳动者未必能够实现“同工同酬”。雇主有责任依据劳务合同的约定,按时并足额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二)工作时间
退休后再次受聘的人员依照法律规定,有权获得休息时间。尽管劳动法规明确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及休假制度,但鉴于这些人员已经领受了养老保险,在与单位建立雇佣关系时,他们往往会对休息时间进行具体约定。因此,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防止工作强度过大,从而损害退休返聘人员的身体健康。
(三)劳动保护
退休后被重新雇佣的人员与雇主之间虽无劳动合同关系,然而雇主仍需确保向这些返聘者提供必需的工作环境及劳动安全保障,以保障他们在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对员工基本权益的尊重,同时也旨在预防可能发生的职业风险和劳动争议。
四、通过案例说明退休返聘人员权益受侵害的常见情形及维权途径
(一)常见情形
1. 工资待遇纠纷
李珀在完成保洁任务后不幸摔倒并受伤,尽管物业公司已经先行垫付了一部分医疗费用,然而在后续的赔偿金额问题上,他们仅同意支付两三万元,这一数额明显低于实际的损失。这种情况暴露出,在退休人员返聘过程中,双方可能因为对劳务报酬及赔偿标准的明确约定存在模糊,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 工伤认定及赔偿争议
王树梁在退休后被返聘工作期间不幸遭遇摔伤,尽管他的伤情被评定为九级伤残,但由于他已经超过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并且已经领取了养老保险,社保部门告知他无法被认定为工伤。企业只同意按照自己认定的责任比例进行赔偿,这导致了王树梁的权益受到了损害。
3. 劳务合同履行问题
赵竹梅在退休之后选择了加入会计师事务所,然而,她却在一年的时间里未曾领到过工资。由于她和单位之间签订的是一份劳务合同,劳动仲裁部门对此案件并未予以受理。面对这样的情况,赵竹梅不得不选择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由于缺少合同原件等重要的证据材料,她的维权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二)维权途径
1. 协商与调解
退休后被返聘的人员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应当先行尝试与雇主进行和平对话,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力求实现和平解决。若对话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或其它调解组织提出申请,寻求他们的调解帮助,通过第三方的作用来处理和解决纠纷。
2. 民事诉讼
若协商与调解手段不能有效解决争议,退休后再次受聘的员工可凭借劳动合同等凭证,向具有管辖权限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借助司法手段,他们可要求雇主承担因违约或侵权所引发的责任,并索要由此产生的损失赔偿。在李珀的案例里,法院调解最终促成了合理的赔偿;尽管王树梁的工伤认定没有得到认可,他仍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单位索要赔偿,这同样是一条有效的维权途径;赵竹梅即便无法找到劳务合同的原件,也能依靠工作记录、同事证言等其他辅助证据,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工资权益。
五、问法365向退休返聘人员及用人单位提出关于规范用工及维护双方权益的咨询与建议。
(一)对退休返聘人员的建议
1. 签约前明确权利义务
在签署劳动合同之前,退休后被重新聘请的人员需全面掌握个人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及求职意向,并向雇主真实反映。此外,还需细致审查劳动合同中的各个细节,尤其是关于薪酬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与休假安排、劳动安全保障、违约处罚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条款,确保个人权益得到清晰的规定和有效保障。若遇到任何疑问,应立即咨询法律专家,以免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草率签订合同。
2. 加强证据意识
在执行劳动合同期间,返聘的退休人员需留意搜集并妥善保管与工作有关的证明文件,包括工作日志、出勤记录、薪资支付证明、劳动合同等。这些文件在权益争议发生时将扮演关键角色。此外东莞松山湖律师,还需密切关注个人健康状况和工作条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与雇主沟通并保留相关资料。
3. 合法合理维权
遭遇权益受损时,务必保持理智,选择合法、恰当且高效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可尝试与雇主进行友好沟通或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介入,若双方意见难以统一,则可考虑借助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在维权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其调查与处理工作。
(二)对用人单位的建议
1. 依法规范用工行为
招聘退休返聘员工时,用人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法律规范,订立规范的劳务协议,清晰界定双方的权益与责任松山湖律师,防止合同中出现含糊或违法的条款。协议中需合理设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关键事项,确保这些条款符合公平公正的标准。此外,用人单位还需依照法律规定,为退休返聘员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措施,确保他们在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2. 加强内部管理与培训
构建完善的退休返聘人员管理制度,对他们的工作责任、评估准则及奖惩体系进行明确。定期对退休返聘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涵盖职业技能、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内容,以增强其工作效能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关注他们的工作与健康状况,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力求防止过度疲劳及职业伤害。
3. 风险防范与商业保险
用人单位需深刻理解退休返聘员工在工作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并主动实施风险控制策略。比如,为退休返聘员工投保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以减少因工作意外引发的经济损失及法律纠纷。此外,在与退休返聘员工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应重视沟通与协商,及时化解可能发生的冲突与难题,确保用工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松山湖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