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songshahulsh.com/ 东莞松山湖律师事务所 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
民事案例
民事案例
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要件及与个人犯罪的区别解析
东莞松山湖律师获悉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要件是: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有二人以上;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是相对于单独犯罪而言的,那么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是什么?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的区别是什么?下面123律师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共同犯罪的概念以及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问题。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成立条件是什么?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简称共犯,是相对于一人单独犯罪而言的。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比一人单独犯罪要复杂得多:第一,共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一人单独犯罪要大;第二,在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需要按照罪责刑相称的原则,区别对待、区别处罚,这就需要制定不同于单一犯罪的处罚原则;第三,共同犯罪结构复杂,有的共同犯罪不能直接适用以一人犯罪标准制定的刑法规定,而需要对其行为形态另行规制。
按照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故意实施的犯罪。这一定义在内涵上明确,在外延上全面,指明了共同犯罪的本质。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因而具有科学性。
二、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
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构成共同犯罪,除应具备故意犯罪的一般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是,必须有二人以上。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里所说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1)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可以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犯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也可以是一个自然人与一个单位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是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如果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则双方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由于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因此一个人能否成为犯罪的共同主体,应以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为依据进行判断。
如果犯罪主体是组织,则必须是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双方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法律明确规定以组织为犯罪主体的,才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通过相互交往、接触,认识到自己的共同犯罪行为将会产生某种社会危害结果,而实施共同犯罪,希望或允许这种社会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共同犯罪故意也有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
(1)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不是单独犯罪,而是与他人协作犯罪;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共同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第三,每个共同犯罪人均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共同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并普遍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共同犯罪的故意要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共同犯罪人有决心参与共同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纵危害结果发生。例如,一男一女通奸。为了结婚,二人共同谋杀了女方的丈夫。男方给女方服用剧毒的药物,女方将毒药放入丈夫的食物中,致其死亡。二人的行为虽然不是同时实施的,但具有谋杀女方丈夫的共同故意,均实施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故意,可以表现为共同犯罪人各自有犯罪的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犯罪人各自有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一人的直接故意、另一人的间接故意。
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
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犯罪事实,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各犯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
(1)共同犯罪人实施的行为必须都是犯罪行为,即对社会有严重危害、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不可抗力等行为,即使造成了损害,也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但情节特别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
(2)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朝着同一犯罪目标,构成犯罪活动的有机整体。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时,可以每个人单独实施行为,也可以有分工。共同犯罪中有分工的,其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实施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四种。无论分工类型如何,只影响行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程度,并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行为可以是共同作为,如甲、乙共同盗窃财物;也可以是共同不作为,如夫妻共同遗弃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迈父母;还可以是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如盗窃犯甲与仓库保管员乙合谋,甲到仓库盗窃时,乙并未阻止。
(3)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考察共同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是否导致了危害结果,进而判断其行为的因果关系,而应该考察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共同犯罪人的整体行为是危害结果的原因,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是原因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我国法律对于共同犯罪概念及成立要件的法律解答,希望对大家的疑问有所帮助。当然,在实践中,关于共同犯罪还存在其他问题,例如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处罚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联系我们的123律师,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您专业的法律建议。
松山湖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