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songshahulsh.com/ 东莞松山湖律师事务所 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15 年审判经验蒋强老师教你主张惩罚性赔偿,5 月 29-30 日晚 19:00 开播
东莞松山湖律师获悉
拥有15年审判经验
姜强老师来了!
如何索取惩罚性赔偿
这样才能得到法庭更好的支持!
认证标准
复习要点
应用技巧
诉讼策略
盛大首映将于5月29-30日晚19:00!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知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319件,同比增长117%,裁定赔偿数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
事实上,我国对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一直实行均等化原则,旨在弥补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但近年来,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震慑侵权者,逐渐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所受到的损失、侵权人所获得的利润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还是相当严格的,即使侵权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惩罚性赔偿解释》规定的形式要件,也不一定能够适用惩罚性赔偿,只有当侵权人的侵权意图、侵权情节、侵权后果等达到一定程度,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惩罚性赔偿时,才会适用惩罚性赔偿。
这就要求有知识的律师在承办相关案件时,不仅要了解惩罚性赔偿的法律适用、适用要件、计算方法等,还要了解法官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惩罚性赔偿的审查要点。
5月29-30日晚19:00,智师网诚邀拥有15年审判经验、曾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资深法官的姜强先生,为大家讲解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要点及诉讼策略。
他将站在法官的角度为大家讲述法院如何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效果以及侵权人的主观恶意来区分不同情形下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标准,以帮助大家学会根据判断标准有针对性地设计诉讼策略。
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上课
听讲座
知识产权典型案件裁判要旨汇编(新)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案件
要求惩罚性赔偿?
在提起惩罚性赔偿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了解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标准尤为重要,但理解《商标法》中惩罚性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准确把握其尺度是一大难点。
例如,如何确定意图。
由于侵权故意是存在于大脑中、不能被外界直接感知的思维活动,因此侵权故意的司法认定成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的难点。
规定概括了判断侵权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的六种情形,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反复出现,一是“继续实施侵权行为”,二是“多次重复侵权”。
这一判断标准在处理商标侵权纠纷时相对容易确定,特别是当请求保护的商标已知名、模仿的恶意比较明显时,并不难判定。
难点在于处理专利侵权纠纷。
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由于专利权效力本身的相对不确定性以及侵权判断的专业性,即使侵权行为在受到权利人的通知、警告后仍继续实施,也不一定被认为侵权行为具有恶意。
事实上,侵权人一般会对被控侵权产品做出一定的规避设计,避开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主观故意不明显,因此事实认定较为困难,倍数也会相应降低。
还有严重情节的认定。
认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是否严重,《解释》规定,应当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手段、次数、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地域范围、规模、后果以及侵权人在诉讼中的行为等因素。
但司法实践中,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往往更加隐蔽,例如在原告此前的代理或合作关系之外设立独立于原告的外部销售实体、交叉设立多家公司并分别开设侵权店铺等,这种情况下,对严重情节的“数量、规模、后果”进行量化就显得尤为困难。
而确定基数,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按照法律规定,该基数的计算方法与补偿性赔偿相同,包括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许可使用费的倍数,但该基数不能包括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开支,也不能是任意性的法定赔偿。
但实践中确实很难证明侵权所得或权利人的损失,司法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以法定赔偿为依据确定赔偿数额,既然法定赔偿不能作为惩罚性赔偿的依据,那么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应该如何计算呢?
除了上述难点之外,如何巧妙提供证据、如何有效运用法律法规也是知识产权律师在办理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案件时需要消化吸收的重点。
5月29-30日晚19:00,蒋强律师做客智事网直播间,不仅对法律适用标准进行分解讲解,还讲解了律师如何有效请求惩罚性赔偿、基于裁判规则制定诉讼策略。
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上课
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裁判文书汇编(新)
课程大纲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二、知识产权损害案件办理难
1. 当前司法状况的实证分析
2. 损害赔偿的主要问题
3. 损害赔偿的法律困难
4. 赔偿证明困难
三、损害赔偿的算法设计与证据收集
1. 实际损失的算法设计与证据收集
2. 侵权获利的算法设计与证据收集
3.许可使用费的证明标准及证据收集
4. 知识产权贡献的算法设计与证据收集
5.推定赔偿的运用技巧及证据收集
6. 增加赔偿金额的诉讼策略
7. 约定补偿的有效性及运用技巧
8. 自认的效力及撤销赔偿金额的条件
9.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定条件和一般标准
10.诉讼费用合理性标准及证明技术
四、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及证明方法(免费直播)
1.“恶意/故意”的认定与证明技巧
2.“情节严重”的认定与举证技巧
三、惩罚性赔偿的“基石”:困境与突破
4.惩罚性赔偿的“倍数”——加倍的标准
5. 惩罚性赔偿请求的原则和程序技巧
6. 惩罚性赔偿的实践缺陷
7. 如何使用惩罚性赔偿的提示
课程优势
01
了解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的标准和裁判路径
02
了解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计算方法及审查要点
03
了解如何提供证据并提起诉讼以获得法院更好的支持
讲师介绍
姜强
15年审判经验
原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高级法官
独立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000余件
参与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约10000件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硕士;香港城市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曾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高级法官,从事审判工作15年,独立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000余件,参与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约10000件,出版著作多部。
代表性成果
《2017年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远程软件服务系统”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
《2015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创新案例》
——爱奇艺起诉极客因路由器屏蔽视频广告而涉嫌不正当竞争
“2014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创新案例”
——北大青鸟公司诉岳麓区华瑞培训学校特许经营合同案
第二届北京法院知识产权裁判文书大赛“优秀裁判文书”奖
——大众点评起诉爱帮网“垂直搜索”领域不正当竞争
北京第二法院知识产权优秀案例
——皇冠出版公司诉天津社科院出版社侵犯张爱玲作品著作权案
北京第二法院知识产权优秀案例
——“人民网”诉“中华广告网”侵犯时事稿件著作权
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上课
以上内容含有广告
松山湖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